华龙网讯(郭晓彤)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近日,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暨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八中启幕。活动从“以体育人”的角度出发,以特色大课间展示、图文展览、专家微讲座、学术沙龙、体育活动展示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等形式,探讨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发展路径。
据了解,这次观摩展示活动是在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国教育学会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第八中学共同承办的一届盛会。研讨会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礼修主持。
坚持“体育+德育”融合发展
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促智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杨贵仁认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和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让学生学会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终身习惯和爱好完美体育。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坚持体育和德育融合发展,从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实现以体育人;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实现他们的个性化成长,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首都体育学院原校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钟秉枢以《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价值与达成》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提出,学校体育必须要动起来,动出灵性;要玩起来,玩出个性;要跑起来,跑出韧性;要拼起来,拼出血性;赛起来,赛出德性。“从现实来看,这样才能取得积极的育人效果,真正彰显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促智的真谛,使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且富有创新精神。”
坚持“融合创新+理宜均恒”
从办学传统中汲取改革发展新力量
“理宜均恒”四字是八中建校先辈提出的体育工作四字准则。研讨会上,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以《融合创新以体育人,理宜均恒育英才》为题作了报告。他认为,学校体育教育要以“理”为导、以“宜”施教、以“均”筑基、以“恒”铸魂完美体育。
“学校体育首先要以‘理’为导。”周迎春介绍道,学校以“健康第一,自胜者强”的理念为先导,结合学校实际,着眼学生发展,确定合理的体育育人目标引领体育工作,建构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支撑体育工作。“双技之长、和谐发展、品质人生”是八中的体育育人目标。
在推进体育改革的过程中,重庆八中以“宜”施教,特别重视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因人制宜地开展个性化体育教育,打造了适应不同学生基础特质的全梯度课程——课时课程、活动课程、比赛课程、训练课程。“只有通过差异化的教学和针对性地辅导,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在最适宜自己的水平维度得到最好的发展。”他说。
周迎春还谈到,学校体育还应该以“均”筑基,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注重学生运动体能的均衡发展,更应涵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推进体育在立德、启智、鉴美、助劳等方面融合协调发展,助推五育并举。
同时,学校遵从“活动育德”的德育理念,开设特色体育比赛课程,激励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以体育人”更好达成育体、育德、育心。
“面向未来,学校确立了体育教育综合改革的‘四高’愿景:高标准育人目标定位、高内核学科发展建设、高素养教师专业发展、高质量后备人才培养。”周迎春表示,新时代,学校将以“融合创新”理念为统领,赋能学校体育改革新动力,继续深化体育综合改革特色创新,推动学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全员体育+特长塑才”
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
研讨会开展期间,在重庆八中的运动场、田径场和篮球场,排球、武术、环道跑操、活力搏击等大课间活动逐一开展,成为学校一道活力四射的亮丽风景线。
重庆八中女子排球已有60年的历史,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取得了骄人战绩,在全校打造全方位的排球运动文化,营造“八中师生人人会打排球”的氛围。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拍,参加排球大课间活动的学生们整齐划一地出场。通过跑步热身、自垫球、对垫球、排球接龙等环节进行学习训练。整齐又不失美丽的排球大课间赢得了教师、家长代表的连连称赞,“不负金牌学校!”
一声哨声响起,环道跑大课间开始了!年轻的身影在田径场上奔跑跳跃,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活动由热身、集体跑、分层跑、挑战跑和拉伸放松组成,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状况,设计不同速度和难度,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随后,活力搏击和武术操轮番“上演”,学生们时而弹腿冲拳,时而虚步亮掌,显得格外“霸气”。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试点举办校及重庆市普通高中排球特色课程创新基地,重庆八中进行了多种体育教育创新改革。如,初中重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高中实行“走班制选项教学”等等,无不展示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冷静审视与勇敢探索。全体八中人将向着“双技之长、和谐发展、品质人生”的育人目标,继续为高校和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
开幕式最后,《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倡议书》发布。当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大中小学、教育研究院所的专家围绕“学校体育改革”“新时代学校体育管理发展变革”等展开学术探讨。
400-123-8523
138-0000-0000